江南陰雨

这里只有个人观点,而且都是错的,嗯?那还往不往下看了?

长阅读与碎片化阅读的本质

by 江南阴雨 on 2016-09-04

reading-86070_960_720

我们处在一个不断需要学习升级认知的时代,之所以要不断升级,是因为这个信息时代的发展阶段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快到一个新东西你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升级换代了。当然学习有许多种方法,这次只谈读书这个事情。

 

读书是要增加知识量,从而帮助自己的思维扩展和升级。但是,由于移动设备做到了成为每个人的基本配置,由此带来的变化是撕碎了每个人的整体时间。实际就是将我们的时间不断地进行切割,直到成为以分钟为单位的碎片。

 

而阅读顺理开始了适应时间碎片的演化,演化成为更快的速读模式——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碎片化阅读。此风一开,许多人开始忧心忡忡地认为这种是破坏了阅读,大力提倡整本书式的长阅读。认为长阅读才是知识的本质。

 

但势已形成,未来会变,但已不可转。

 

往已有知识结构中填充知识

 

相同之处显而易见,都是往一个人原有的知识体系的框架中填充新的东西。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我们固有的知识架构。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世界观,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我们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我们的认知等等,实际是已经形成了。就像电脑硬盘分区,我们也会把知识分成若干个区域。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读完了明代的历史,它就会形成你自己的一套对明代历史的认知,然后会拿着这一套认知在实际生活去应用。不管是和他人争辩也好,作为做事的参考也好,它都是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式,而这个思维方式就是读完第一本明代历史后形成的。

 

而后来的阅读,再有涉及到明代历史的部分,不管是长阅读,还是碎片化阅读,都是在整装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并且把这些知识点往已有认知框架中填充,用来巩固已有的知识。所以从这点上看,这两个阅读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本质上都是获取知识点存储到已有的大脑硬盘分区去。

 

这种知识的填充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它的问题是会过滤掉本身知识框架以外的东西。比如对于与自己已有观点相冲突的意见,我们会防御不接受,甚至会进行反击。以致于会使我们的知识僵化,无法升级,从而困在自己的知识舒适区,无法出去。然后会变的越来越狭隘、固执。

 

突破已有的知识体系

 

如何突破已有的知识体系框架呢?一种方法是不停的阅读,让新的知识点在原来的知识体系中不断地往外生长,不断地突破已有体系的外沿。这种外沿的突破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分裂开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然后再通过不断地阅读,让新的知识体系再成长,最终再分裂。

 

而另一种方法就要痛苦的多,逼着自己走出知识舒适区,去主动构建新知识框架。这个比较好理解,比如你反感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反人性,拒绝接受经济学的任何观点。那么就逼着自己去阅读和了解这门学问是如何运作的,在一篇一篇或者一本一本的阅读中,会构建自己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如果你认为提高医生收费不能解决医院黄牛问题那你就该去阅读经济学了)

 

上面的第二种方法是最快的升级自己认知的方式,在这种升级过程中,会不断地感受到世界的广阔,以及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生活。但也是最痛苦的,因为它不断要求我们反对我们曾经的思维,甚至不断地去摧毁我们已有的固定知识结构。但却是最值得的。它带来的成长将是火箭般的速度。

 

有些人从初中开始读言情小说(比如郭敬明),一直长到三十岁还在读,到老了还只能阅读此类作品,其实就是无法突破自己的阅读舒适区,从而也就无法建立自己新的知识体系,无法升级阅读认知模式造成的。

 

阅读的好处

 

好多人问过读那么多书到底有什么用处,很多大牛都给了很好的答案,有兴趣可以自行去搜索。这里只说我认为的一点最大的好处。它会帮助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门槛或者知识壁垒,会让我们的认知不断地往高阶升级。往高阶升级的好处是能自动过滤掉比自己低级的认知。去匹配和寻找更高阶的认知。

 

一个最好的例子是你能轻易识别父母辈在朋友圈转发的谣言,甚至都不用点开看内容,光看标题就知道是自己多年前已经抛弃的认知了。其实我认为也这是形成“知识鄙视链”的原因,或者换种好听的说法,叫“知识等级”的原因。说它也是形成人与人之间巨大差异的原因也不为过。

 

当然也要警惕这种优越感,因为有时候你屏蔽的可能不是低阶知识,而是自己的陌生领域,变成了拒绝新知识了。但低阶和陌生领域还是很容易分辨的。

 

写到这里终于可以说这么一句话了:不停地去阅读,不停地突破自己知识舒适区,管它是长阅读还是碎化片阅读,都会成为你往上走的阶梯。

存乎一心
最近被摩拜(mobike)单车刷屏了,这个从上海风靡到北京的单车生活方式,似乎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捧。如果你也很感兴趣,试着去了解它背后的运作方式,以及推广营销手法。特别是推广营销的手法值得学习,别信什么好东西会口口相传,即使真是这样,口口相传何尝不也是一种方法。苹果和小米其实在这方面做的都很好。

ruruobuxin

如若不信,扫码关注!

©原创申明 | 微信公众号“如若不信”和本博客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及完整标明原作者/链接的转载,若有其它形式转载请先联系,谢谢!